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

孔子,也不过一个失意者罢了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《孔子》影评

尽管被誉为圣贤,尽管被誉为万世师表,孔子也不过是一个被命运磨平锋芒的失意者罢了。

一·初出茅庐、心怀社稷的弘毅之士。

孔子有才为鲁君用,他先得了个治城的小官做,鲁君一看:这小子有本事啊。就让他全权负责与齐国联盟的事。孔丘先前本就因为陪葬小奴的事,得罪了季司寇。现在居然还去借兵车五百乘,或许他不自知季司寇对自己已心存芥蒂;又或许他以为所有人都像自己一样忠心耿耿,总之,他一乘兵车也没得到。

与齐结盟的事果然出了差池,齐人不安好心,想借此劫持鲁军,不过幸亏孔丘“圣贤”并非浪得虚名,他巧妙地化解了危机。

可惜孔丘知礼乐,知兵系,却不知小人之心。

眼见着城墙越积越高,竟跑去隳(音辉)三都,三都事关三桓的利益。这一隳就隳出了个造反,尸横遍野,流血漂橹;平反之后,孔丘继续隳,只拆到了齐鲁边境,这下齐君不乐意了,大军压境,兵临城下,孔丘被紧急叫停,这二隳,隳出个大军压境;事情平息后,孔丘收到一枚玉玦,玦者,诀别也。这三隳,把自己隳进去了。

二·迷惘着寻求答案的失意者

当轻歌曼舞的曼妙身姿迷住了君王的眼;当浅吟低唱的吴侬软语堵住了君王的耳;鲁君只顾与齐君送来的美人歌舞升平;只顾享受钟鸣鼎食的安乐生活;他的眼睛蒙上了纱,耳朵堵上了不;他看不见孔丘梦想中的天下大同;他也听不见孔丘求见的箴言了。

君王尚且如此,孔丘明知不可为,又如何为之?

难道我真的错了吗?难道在乱世中就不能以仁礼治国吗?

孔丘一路漂泊游说,新收了许多弟子;也有很多人离开他;还有人因道不同攻击他;更有人劝他归隐山林。

然而,这一切都没能成为他放弃追逐的理由,他始终在等一个答案。

可颜回和子路的死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颜回为救落入冰湖的竹简文书而丧命,子路为保护幼小的卫君被乱军打死。一个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,一个可以说是随自己漂泊而死。

漂泊14年无人问津;一路上被人围堵追杀;穷困潦倒之时,连饭都吃不上;现如今连两个最贤能的弟子都离自己而去。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?李白尚有“我辈岂是蓬蒿人”,辛弃疾上有“把栏杆拍遍”,孔丘也不过是一个人,他难道就不会悲痛,不会失望吗?

三·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

鲁君曾在孔丘临行前,对他说:“有时候你要像我一样装点疯,卖点傻,也挺好。先师老子也曾对他说:“有的时候要顺应自然。”或许是他参透了这两句话,或许是他年迈,无力从政,又或许他对这个乱世彻底失望。总之,他被迎回鲁国后,只从事教育,从不干政。

环者,归还也。绕了一圈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。孔丘,却已不是原来的孔丘。

孔子虽为圣贤,但他的苦心孤诣却一直没为人理解。从某种角度说,孔子与后世的辛弃疾,杜甫等怀才不遇之辈一样,也难逃悲苦命途。

四·逝者如斯夫

孔子早已被历史封存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,而今天我们读孔子,或许可以看到那个斑驳的乱世仁者。

评论

热度(9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